1,3-丁二烯物质毒性
以下是对1,3-丁二烯物质毒性作用试验数据的总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3-丁二烯对人体和实验动物具有多种毒性作用。主要的毒性作用类型包括急性吸入、急性口服、多剂量吸入以及遗传毒性试验。以下是具体毒性作用的总结:
1. **急性吸入毒性**:
- 对人体:2000 ppm和8000 ppm的吸入剂量对眼睛和行为产生影响,包括视觉变化、结膜刺激、幻觉和错觉。
- 对实验动物(大鼠和兔子):不同剂量的吸入会导致眼毒性(如瞳孔扩大、震颤和肌肉无力)、行为毒性(如麻醉和呼吸抑制)和呼吸毒性(咳嗽)。
2. **急性口服毒性**:
- 对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未详细报告毒性效应,仅记录了致死剂量值。这表明高剂量口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3. **多剂量吸入毒性**:
- 多剂量吸入对实验动物(大鼠)的肝毒性(如肝重量变化)、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如膀胱重量变化)以及慢性病相关毒性(如死亡)产生影响。
4. **遗传毒性**:
- 通过不同试验方法(细菌和人类淋巴细胞试验)对1,3-丁二烯进行了遗传毒性评估,显示其可能对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和代谢系统产生影响。
5. **致癌性**:
- 多数试验显示了致癌性,包括心脏、肺部、皮肤和附件、胃肠道、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肿瘤)等部位的肿瘤发生。
6. **生殖毒性**:
- 在动物试验中,1,3-丁二烯对生殖系统(如发育异常、睾丸、精子、胚胎或胎儿影响)产生影响。
7. **其他毒性**:
- 包括但不限于眼毒性、行为毒性、肺部毒性、心脏毒性、皮肤毒性、内分泌毒性、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血管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等。
这些数据表明,1,3-丁二烯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不仅对实验动物,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控制其使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扩展资料
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稍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易溶于丙酮、乙醚、氯仿等。是制造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尼龙等的原料。制法主要有丁烷和丁烯脱氢,或由碳四馏分分离而得。有麻醉性,特别刺激粘膜,易液化。临界温度161.8,临界压力4.26兆帕。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16~11.47%(体积)。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