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什么是书法语言
所谓书法语言:就是解释书法的一种专业性语言,如何解释书法,它的一些专用性术语、语言。如我们翻开古代的书法论著等名人的手札,我们都能见到类似的书法语言,专门在书法当中用的语言如:临池就是专业用语,临就是模仿学习的意思,还有比如间架结构,分間布白,计白当黑,计白当黑就是我们明明是在白纸上写黑字,应该是如何按排黑、按排墨的一种关系,它却偏偏反过来说你不是在按排黑的问题是在按排白的问题,那里留白,留多少白,是这么一个计算,怎么布置白的问题,这词语非常奥妙。还比如点画这两个字也是书法用语,对于点画的赞美用遒劲这两个字非常的贴切,又漂亮又美观又有力度,又健康又飒爽英姿,那里面表现出来的意思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说到点画问题时你会怎么去理解,这便是一个修养问题。又比如力透纸背,锥画沙屋漏痕等都是专业用语。苏轼读过无意于佳乃佳是书法的美,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有意于佳的,因为像艺术要为了给人美啊所以要创造美,但书法不然,书法是我在不想没有特定的没有特别的意义让我们追求美,而在这当中表现出来,也是自然流露出来的美,也就是无意于美而美。正像老子道德经里讲的"无为"人都是要求有作为的,而他说无为而无不为,这些辩证的关系,在书法当中表现出来就是无意于佳乃佳。现在有人把书法的点画叫做线条,这线条是个肤浅的认识,线条是外形的一具轮廓,其实这是美术语言,拿来放在书法里是不恰当的。苏轼指的无意于佳主要指的是行草部分,书法无论如何不是创作过程,他就是一个自然写作的流露过程。学“孙”字,欧体字一般不能写的笔画太粗了,他不像颜体字,写粗了显得苯拙不清秀,欧体字笔画相对要瘦要硬,当然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能过于的枯瘦,初学的朋友们若写的太细了又压不住纸,所以得好好掌握,过于的粗重又显得乏力无神,过于臃肿,所以应该根据你写的水平来调整你字的粗细,有了功才能写得细而有力,子字旁和绞丝旁都有一个相同处是,他们都是大的偏旁,都需要写的长一点,而不像山字口字等小的偏旁,因此一般的说右方不高于左方。写孙字时,起笔时不要太锐,要半切半入,子字的横挑笔不能超过竖太多,稍微超一点就行,要不影响了右边的笔画,宁可不过也不超过太多,这就是左让右的一个原则。写行书的孙字时的子时,起笔时稍稍带出一个朝上的虚尖。草书的孙字就好像是咱们现在的简化的孙字,从技术上来讲,这个草字的孙是左边非常高,右边非常短。且右边一定不能写成系字的草写,那样就成了丝字的草写了。关于读帖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侧重在文字上,即对于文字内容的了解;一个是技法上,看它的点画、看它的结构、看它的章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