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港区泊位
厦门港作为一座集多功能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港,由东渡港区、海沧港区、嵩屿港区、东部港区和旅游客运港区构成,拥有完善的泊位体系。目前,它拥有74个生产性泊位,其中23个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最大可接纳10万吨级船舶,包括集装箱、石油和煤炭专用码头。至2005年,新建设施将增加10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和一个大型国际邮轮码头,使得厦门港能够全天候接纳第六代集装箱船舶。
港口的吞吐量稳步提升,1998年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万标箱,排名世界第67位。到了2003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40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33万标箱,跃升至世界集装箱百强港口第29位。2004年,厦门港继续增长,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261万吨和287万标箱,位列全国第七,有望进入世界前25名。预计到2005年,吞吐量将分别达到4500万吨和350万标箱以上,2010年目标更是高达8000万吨以上和800万标箱,使其跻身世界大港行列。
1997年,厦门港成为海峡两岸直航试点口岸,首开至台湾高雄的集装箱班轮,结束了两岸近半个世纪的商业航运隔阂。到2000年底,厦门港试点直航的集装箱吞吐量占据祖国大陆直航总量的70%以上,凸显了其在对台航运中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
展望未来,“十五”期间,厦门港将继续发展,完成“九五”至“十五”期间的12个泊位建设(包括7个万吨级以上),增加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395万吨。同时,将新开工建设11个泊位(9个万吨级以上),进一步提升吞吐能力至930万吨。厦门湾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也将完工,确保水深达到-14米。厦门港务集团,作为原厦门港务局下属企业的整合,已发展成为大型国有港口企业,成立于1998年6月18日。
扩展资料
厦门港(主体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建的。同时还有厦门海堤,穿过鼓浪屿之波的音律,来回想这座美丽小城的过去,展望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