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的会计处理是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5
递延收益指的是企业尚未确认的收入或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相关部分。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通过本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需按照政府补助种类进行明细

递延收益指的是企业尚未确认的收入或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相关部分。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通过本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需按照政府补助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本科目主要涉及的账务处理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收到或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到或应收款时,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或损失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返还政府补助时,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递延收益作为负债类科目,科目编号为2401。通过上述处理,企业能够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递延收益的确认、分配和返还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5/2/63273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