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带息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衡量债务与资产的比例关系,产权比率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形净值债务率强调扣除无形资产后债务与权益的关系,说明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时受保障的程度。利息偿付倍数和固定支出偿付倍数则通过利润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资产负债率计算中是否包含流动负债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短期负债不能反映长期债务状况,赞成者则认为短期债务具有长期性。债权人倾向于低资产负债率,权益投资人和经营者则考虑杠杆作用与风险收益的平衡。经验表明,不同行业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比率时应与行业平均数比较。经济状况、行业趋势、市场环境等综合判断。
利息偿付倍数表示利息费用与息税前利润的比值,反映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通常,比率至少应大于1,值越高表示偿付利息的可能性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考虑非付现成本,短期内指标值小于1并不一定代表无力偿债,建议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偿付倍数,选择5年中最低值作为基本。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是利息偿付倍数的扩展,考虑更多固定支出如租赁费、折旧、折耗及摊销等。租赁费用中的利息约占1/3,实际计算中可包括租赁费、全部租赁费用或更多固定支出,越多则指标越稳健。综上所述,合理运用这些指标,结合行业特性、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助于深入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扩展资料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就看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稳定、以及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大小。分析长期偿债能力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亦称负债比率)产权比率(亦称负债权益比率),带息负债率、利息费用保障倍数(亦称已获利息倍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