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认识深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化理解。从“快又好”到“好又快”的转变,不仅顺序改变,更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反映了建设指导思想的提升,为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使发展方针更符合实际,为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了清晰的途径。这一转变是实践深化和认识提高的必然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以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丰富内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多重内涵。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保持供需平衡,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强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这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第三,有机统一。“好”与“快”是辩证统一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追求快速发展必须以质量为前提,坚持好中求快,掌握发展的节奏。忽视质量、效益和结构的盲目追求高速度,可能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欲速则不达。因此,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同时,快速增长也是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现实意义。当前,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成熟条件。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完善了市场体系,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居民储蓄率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这些都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环境,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