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作用存在形式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4
在水溶液中,离子通常以水化离子的形式存在。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液态水实际上呈现出微观晶体结构,虽然在短时间内类似于冰,即每个中心水分子周围有四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氢键维持的。然而,五个水分子并未完全填满四面体空间,形成的是开放且松散的结构

在水溶液中,离子通常以水化离子的形式存在。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液态水实际上呈现出微观晶体结构,虽然在短时间内类似于冰,即每个中心水分子周围有四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氢键维持的。然而,五个水分子并未完全填满四面体空间,形成的是开放且松散的结构。当离子加入水中,它会在周围创造出一个对水分子有显著影响的空间区域。

当水分子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超过水分子间的氢键能时,水的结构会受到破坏,形成围绕离子的水化膜。第一层与离子紧密结合的水分子是原水化,它们与离子一起移动,不受温度影响,这部分水化作用被称为化学水化,所包含的水分子数即为原水化数。而第一层外的水分子虽然也受到离子吸引,破坏了水的原始结构,但由于距离较远,吸引力较弱,这种水化作用称为物理水化,其包含的水分子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非固定值。

不同的测量方法会得到原水化数的不同结果,因为这些数据包含了部分的二级水化数。对于常见的离子,水化数与离子半径和电荷数有关,半径小、电荷大的离子通常水化程度更高,它们周围有更多的定向结合水分子。尽管第一层水分子数保持不变,但它们并非永久固定,而是与外部水分子不断交换,以维持水化数恒定。

离子的水化作用产生两种效应:首先,它减少了溶液中自由水分子的数量,增大了离子体积,从而影响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的活度系数和电导性,这是溶剂对溶质的影响;其次,离子水化会破坏附近水分子层的正四面体结构,降低离子邻近区域的相对介电常数,这是溶质对溶剂的影响。

扩展资料

水化作用(hydration)是物质与水发生化合的反应,又称水合作用,一般指分子或离子的水合作用。其中当盐类溶于水中生成电解质溶液时,离子的静电力破坏了原来的水结构,在其周围形成一定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4/2/60344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