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预收转应收的会计分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4
“预收账款”转“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可以这样理解: 1、“预收账款”的双重性。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时,先列入“预收账款”的贷方,表现为一项负债;企业发出商品时,按总的价税款列入“预收账款”的借方,由于预收款会小于实际价税款,在企业发出商品后“预收账款”的余

“预收账款”转“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可以这样理解:

1、“预收账款”的双重性。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时,先列入“预收账款”的贷方,表现为一项负债;企业发出商品时,按总的价税款列入“预收账款”的借方,由于预收款会小于实际价税款,在企业发出商品后“预收账款”的余额一般为借方,其本质为应收的性质,等同于“应收账款”。

2、期末列报时,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之和记入“应收账款”项,而根据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之和记入“预收账款”项。即:截止期末“预收账款”为借方余额则应列入应收账款项,如为贷方余额则列入预收账款项。如果企业在预收账款业务不多时,可用“应收账款”来代替,其列报方式等同。

虽然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性质不一样,但是他们核算的都是销售业务,而且收钱时都是贷记"应收和预收",发货时都是借记"预收和应收"所以借贷方核算的内容是一致的。不单独设“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想要做会计分录呢,首先你必须要有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建议你去看一下书哦,譬如基础会计。

有了基本会计知识后,你就可以尝试着做分录。

主要记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然后就是根据业务的经济性质来填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

正确确认会计分录可以通过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收到A公司的预收款时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款-A公司

销售产品给A公司时可抵减预收款,(预收款不足货款金额可作为应收款),分录如下:

借 预收款 -A公司

应收账款-A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运费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甲材料 11385.6

-乙材料 100446.4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8800 贷:应付账款 130632

1、按照原企业会计制度,提取利息的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2、现在,新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提取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原会计制度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应付利息”专案;而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中有“应付利息”专案。因此,如果你单位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应该使用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表。

预提吧?如果是利息按季支付,当月预提利息支出,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预提费用;

预收利息还没见过,如果偶尔发生,我会如是做:借:相关货币资金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企业发生事务时,在评佑事故损失时,应当扣除可获赔偿部分,例如,由于意外,企业损失了一台机器装置,装置的净值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可获保险赔偿60万元,可要求事故责任人赔偿5万元,企业可确认的损失为100-60-5=35万元,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累计折旧 20

贷: 固定资产 120

确认赔偿金额

借: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60

其他应收款——XX个人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65

确认事故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3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

收到保险赔偿款

借:银行存款 60

贷:其他应收款 60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4/2/59576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