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2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 泉州南音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2. 泉州北管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 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2.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泉州北管的音乐风格既保留江淮一带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

3. 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是一种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传统舞蹈,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台湾等地区。拍胸舞在泉州地方的各种文化活动、文艺踩街、民间迎神赛会等场合中普遍可见。

4. 梨园戏

梨园戏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5. 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形成于明末清初。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

6.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泉州提线木偶戏保存了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独特的偶头雕刻艺术。

7. 晋江布袋木偶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是福建省晋江市一带的地方传统戏剧,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

8. 惠安石雕

惠安石雕是福建省惠安县地方传统美术,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就已经应用于宗教艺术,至今仍保持着中国艺术传统。

9. 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

10.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烧制技艺是福建德化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

11. 惠安女服饰

惠安女服饰是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2/2/55718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