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机内名称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2
老人张忠泉用一生积蓄的10万元巨款,全部捐赠给盐城慈善总会,这一壮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开始乐善好施,至今已捐款数百次。这种坚持和执着,使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如遭受非议和家庭的破裂。50年前,张忠泉选择用“学雷锋”作为化名

老人张忠泉用一生积蓄的10万元巨款,全部捐赠给盐城慈善总会,这一壮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就开始乐善好施,至今已捐款数百次。这种坚持和执着,使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如遭受非议和家庭的破裂。

50年前,张忠泉选择用“学雷锋”作为化名,为灾区捐款。1963年,当他听到陕西发生重大灾害时,便悄悄寄出30元,汇款人署名“学雷锋”。陕西省有关部门深受感动,为了找到这位“学雷锋”,他们向盐城地区行署发出函件,并在报纸上发布寻人信息,但未果。

在1965年春,张忠泉得知兴化地区有一户人家面临困境,便毫不犹豫地拿出身上所有的钱,购买了15公斤黄豆赠予他们。为找到恩人,这家人最终找到了张忠泉,并证实了“学雷锋”就是他。

张忠泉的善行成了一种痴迷,这影响了他家庭的生活,导致妻子和女儿相继离他而去。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行善,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1966年,张忠泉前往南京汤山温泉工人疗养院疗养,却仍不忘为当地军民免费修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忠泉的家庭矛盾不断激化,妻子最终离他而去,女儿也回到老家。他独自一人生活在盐城,患病时,女儿来看望他,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两人因此不欢而散。

退休后的张忠泉继续通过小生意和捡破烂来维持生计。他的捐赠证明和收据将他的床铺得满满当当,显示了他多年来捐赠的庞大数额。他坚持匿名捐款,甚至在去世后立下遗嘱,将所有存款分别捐赠给希望工程、残疾人协会、党组织和为他送终的人。

张忠泉的日常生活极其节俭,每天伙食费不超过2元。他选择在夏天铺塑料纸而不是席子,只吃青菜豆腐等素菜。他家中最值钱的东西是冰箱,里面放满了药品,因为患有多种疾病,他不轻易去医院,而是自己购买药品备用。

尽管受到了邻居的误解和质疑,但张忠泉从未辩解,只是在与社区主任苏珍交谈时,表达了对雷锋精神的坚持和自己行善的初衷。他深知生活节俭,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每逢节日,居委会送来慰问品,他总是转送给有需要的人。

张忠泉的10万元捐款,是他一生积蓄的全部,体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厚爱心和对雷锋精神的不懈追求。他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盐城,也触动了国内外的无数人,成为不朽的慈善传奇。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2/2/55465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