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得干活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2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老师。好家训好家风对于下一代人生观的形成是潜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老师。好家训好家风对于下一代人生观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在我的意识里,爷爷是勤劳的一生,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就得干活”。

在这里,我不想用理论层次的高调去为好家训好家风唱赞歌,还是讲一讲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吧!

我8岁那年爷爷就去世了,所以对爷爷的认识更多来自于父亲和乡邻的谈论。印象中爷爷对我和大伯家的两个哥哥要求都很严,依稀记得因为我们三人在一起用蔴仔杆做烟抽而挨了一顿揍。

爷爷当年是生产队长,他带的队员却个个心怀不满,因为爷爷太认真了,太较真了,庄稼地里不能有一颗杂草,翻土不能有一丁点生地;他不怕热,不怕累,披星戴月,上午赶下午活是家常便饭。他总是以身作则,让社员怎么做?跟着“受罪”呗!

现在爷爷那一代的人都成了国宝级人物——越来越少了,我每次回老家去看望他们,听到的更多是怀念和对当时一些美好事、物的回忆了。

父亲高中毕业正赶上知青下乡的特殊年代,他积极投身到“根治海河”的革命队伍里,一干就是八年。长期的劳累使父亲的小腿到现在还是青筋暴涨(应该是静脉曲张吧),一条大腿一直使不上劲。

我常常想象那个场面: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喊着号子,推着或拉着小车,运沙运泥运石,与天斗,与地斗,何等壮观!也许是受爷爷的影响,也许就是那八年的超极限劳动奠定了父亲勤劳终生的生活意识。无论何时何地,“人就得干活”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

我曾经看过,至今还小心保留着父亲当年的一本工作日志,上面记录有本小组的各人工分,有热情洋溢的革命口号,更有对美好未来、人定胜天的乐观畅想。可见,“中国梦”早已存在并扎根于几代人的心中。

“根治海河”战役结束后,父亲没能赶上恢复高考的列车,转身步入各行各业的工作队伍里,做过建筑工人、绿化工人,卖过粉条、炸过油条、摊过蛋卷、种过蒜苔……无疑这些工种都是非常辛苦的,但他从没有说过一声累,喊过一声苦,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人就得干活。

听父亲说当年卖粉条时,每天凌晨用自行车带着一百多斤粉条到邢台西的山区或到邯郸洺关或到山西地界去,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几天才能一个来回。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乐观的态度、劳动者的本质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些将影响我一生。

我稍大一些后,父亲做炸油条的小生意,需要凌晨三点开始和面、醒面、热油、开炸,天稍亮把油条装到篓子里用自行车带着到集市或乡村去叫卖。我会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烧灶火,摆油条,帮忙装车,为家庭出一份力。后来,田间地头也有了我随着父亲劳作的身影,直到去江苏求学。

今年父亲已经七十岁了,长期的劳作使他尽显沧桑,身体瘦削,皮肤黝黑。我们兄妹都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想尽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让父亲把责任田交给邻居耕种,可他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人就得干活,闲着有什么意思!”这句话我再熟悉不过了。

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在 社会 发展和变革中,需要千千万万像父亲一样生活在 社会 基层、战斗在 社会 一线的劳动人民去辛勤付出,为更多的人提供生活的基本要素。父亲的生活是充实的,父亲一样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人就得干活”将成为伴我一生的赞歌!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2/2/548603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