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解说词04 牙的抗议
在街头巷尾享用烧烤,它远不止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对追求更高层次的吃货而言,烧烤的本质在于品味独特的风味、回味无穷、享受声响。追求唇齿留香,不仅要满足胃的需求,更要让牙齿得到满足。
第四集聚焦于“牙的抗议”。在宜宾,餐饮行业以豪爽彪悍著称,尤其是巡场人对烧烤的热爱。在巡场的夜市,一场兄弟聚会往往像火拼后的放纵,烧烤成为他们表达豪情的舞台。在众多烧烤品中,有一种袖珍烤品,外观似乎很弹牙,口感却与众不同,让人好奇不已。这便是烤茶树菇吗?答案是不,它其实是一种名为猪鼻筋的美味,只有在巡场才能品尝到的牙祭上品。
猪鼻筋的“秘密”隐藏在猪头的黑桃肉和两条鼻梁筋之中。一头猪仅有两条,想要满足一天的需求,简直是狂热而又奢侈的追求。赵琳,巡场烧烤江湖的高手,对猪鼻筋的烤制有着近乎疯狂的态度。他先是将猪鼻筋煮熟,去掉脂肪层,确保提供给牙齿纯粹的快感。只有这样,火候才刚刚好,烤出的猪鼻筋才能在咀嚼时发出令人愉悦的声响。
烤制猪鼻筋至少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讲究先用大火烤出蛋白质香味,再用小火慢慢融入辣椒、孜然的灵魂。把握火候的微妙变化,烤出一层薄薄的胶质,形成咯吱咯吱的牙齿欢呼,才是猪鼻筋的灵魂所在。
猪鼻筋的出现标志着夜宵世界的全面升华,对巡场人而言,普通的烧烤已经失去了吸引力。牙齿的欲望,比舌头更为贪婪。为了满足一天上千串的需求,不知有多少头猪要牺牲。猪鼻筋,是巡场烧烤师傅的终极绝活,而大学生小曾则是赵琳的得意弟子。
小曾踏入烧烤的世界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烧烤其实深藏学问。即使在入门级的四季豆面前,他的大学学历也无法为他带来从容。烧烤师傅的技艺,在几秒之内就能决定口感的到位与否。在小曾看来,师父赵琳绝对是烧烤领域的狂人。
赵琳对烧烤的执着,就是要让食客的牙齿在凌晨之后仍然亢奋。有了猪鼻筋,巡场的夜宵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牙口的满足,让巡场的烟火气永远升腾在镇中心的烧烤街。
从巡场的牙祭上品猪鼻筋,到三里桥的烤心管,再到烟台老城区的烤海肠,再到岳阳的烤牛油,每一种烧烤都蕴含着独特的风味和技艺。它们在不同地域的烧烤文化中绽放光彩,满足了人们对于口感的极致追求。
在所城里老烟台,阿宋烧烤的老板阿宋将烧烤架视为他的DJ台,用自己剪辑的经典老歌和复古怀旧的店面风格,将吃烧烤变为一种浪漫的体验。在寒冷的夜晚,烤海肠和烤牛油成为了老烟台人喝酒的首选,让牙齿的快感和友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
在岳阳,烤牛油的诞生源于老一辈岳阳人的挑剔口味。王阳历,岳阳烧烤界的传奇人物,用他对烧烤的虔诚和对食材的严格要求,让烤牛油成为了一道让人难以忘怀的美食。他的烤牛油在三十多年的烧烤经验中,形成了独特的口感,满足了老岳阳们对于牙口的极致追求。
在西安,杨姐的糖醋板筋以其劲道而不粘牙的特点,成为了老西安人的心头好。杨姐对牛肉的选择和对板筋的处理,确保了每一份板筋都能达到最佳口感。她的秘制酱料,更是为板筋增添了酸甜爽口的风味,满足了牙齿的挑剔。
从猪鼻筋到烤心管,从烤海肠到烤牛油,再到糖醋板筋,这些美食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传承。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口感的追求,更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牙齿的快感在夜宵的灯火中绽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