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流派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在山东快书的历史长河中,早期的赵震因其艺术成就被尊称为“三钩不敌”,与张教钧、李和钧、吴洪钧并列。卢氏兄弟卢同文、卢同武以“卢氏双雄”之名享誉一时,戚永立则因其“镇三江”的绰号和强烈的表现力被誉为“走到哪里都引起轰动”。当前,山东快书艺术流派主要分为高元钧
在山东快书的历史长河中,早期的赵震因其艺术成就被尊称为“三钩不敌”,与张教钧、李和钧、吴洪钧并列。卢氏兄弟卢同文、卢同武以“卢氏双雄”之名享誉一时,戚永立则因其“镇三江”的绰号和强烈的表现力被誉为“走到哪里都引起轰动”。
当前,山东快书艺术流派主要分为高元钧派和杨立德派。高元钧派以其广泛的流传、深远的影响和众多的门生,被认为是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艺术特色鲜明,如杨立德所述,高元钧的表演风格刚健,动作大,善于从其他艺术中汲取精华,形成独特的“滑稽快书”风格。而杨立德,作为正宗中的正宗,其艺术深受地域影响,地方色彩浓厚,吐词功力深厚,以“俏口”和“贯口”见长,自成一派,被称为“杨派”。
刘派山东快书则深化了现实主义,注重表现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追求艺术的真实、善与美。刘司昌的作品和理论贡献丰富了快书的表现形式,如引进歌曲、口技等多元艺术元素,使山东快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快书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名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些流派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山东快书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为中国的曲艺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扩展资料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 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 各地。其初专说武松故事,曾名“武老二”。演唱者一人手持竹板或铜板两块,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又名竹板快书。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山东快书。当初,山东大鼓盛极一时,山东大鼓里有个牌子,近似半说半唱的韵诵体,叫做“窜钢腔”,据说,山东快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