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食文化——玉溪市非遗美食文化9例
玉溪市位于滇中,昆明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滇中富庶之地。碧玉般的半高原湖泊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以及清溪密布的“州大河”(玉溪河),赋予了这座城市“碧玉清溪”的美名,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家聂耳的故乡。这座充满魅力与风情的城市,不仅以其酸甜爽口、鲜香醇厚的凉米线闻名,还拥有众多风味独特的非遗美食。
玉溪米线节是云南玉溪地区的传统节日,源自对土主及龙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这个节日的历史悠久,从元十三年(1276年)设新兴州开始,已有超过700年的历史。在米线节期间,当地居民会聚集在土主庙里,品尝各种米线,如鳝鱼米线、砂锅米线、豆腐米线、杂酱米线等。同时,人们也会在庙戏台上欣赏花灯演唱和乐器伴奏,享受亲情融融的团圆氛围。这不仅是一个美食的盛宴,更是丰收的庆祝和家族团聚的时刻。
易门青豆鼓是云南省玉溪市的地方传统名特产品之一,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易门县地处滇中高原,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黄豆生长。豆豉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年间就已成为朝廷贡品。易门青豆鼓分为水豆豉和干豆豉两种,其中水豆豉以其鲜红的外观、嫩绿的鼓仁、融合的五味,深受人们喜爱。制作过程主要涉及豆子的选购、煮制、发酵和调味,每一步都讲究精细,确保豆豉的品质。
大营街烤鸭是玉溪大营街的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的制作过程,入选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营街烤鸭在口味上进行了改良,采用本地黏土制成的塔形焖炉和松毛作为燃料,使烤鸭的皮质更加脆嫩,肉质更加鲜美。制作时,选用云南特有的校小麻鸭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终呈现出皮脆肉嫩、肥而不腻的特点。烤鸭的风味独特,不仅适合直接食用,还适合配以洋葱酱,味道更加丰富。
豆末糖是云南省通海县的特色传统食品,以其“香甜酥脆、入口无渣”的特点而闻名。相传,豆末糖源于元代初年,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多层次的口感。制作豆末糖需要选用优质黄豆或蚕豆,将之磨成豆末,与上等白糖、米饴糖混合,经过炒制、叠层、放豆末、拉扯、擀压等步骤,最终卷成圆筒形,切成块状包装。豆末糖层次均匀,营养丰富,是旅游、出差时的常备食品,也是馈赠佳品。
盐水鱼是云南省玉溪江川的特色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美味的口感,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盐水鱼主要用草鱼、鲫鱼或白鱼等材料,搭配盐、花椒面、白糖、味精、五香粉、辣椒面、八角、桂皮等调料,经过慢煮和收汁,呈现出鲜美可口的味道。食用时,盐水鱼既可煎可蒸,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元江县白族米干制作技艺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特产之一。米干以优质红米和清泉水为原料,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食用或凉拌都非常美味。白族米干晾晒后可做成丝或片,便于储存和携带,是白族民间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江川糍粑是江川九溪镇的特色食品,以其香甜酥脆的口感和便利的食用方式,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糍粑制作过程中,关键在于碓窝捣碎、推刨推片、翻晒等工序的精细操作。江川糍粑的食用方法多样,蒸、煮、炒、炸、烤皆可,其中油炸糍粑白里透黄,酥香脆甜,风味独特。
江川大酥饼,又称大饼、荞饼、满油饼,是云南地方特色名点之一,以其香酥个大的特点,深受百姓喜爱。大酥饼的制作工艺复杂,包括熬糖煮豆沙、蒸熟面、化白糖、合皮子、做心子、捏圆子、包豆沙、包大饼、打饼子、炕大饼等步骤,每一步都需精细操作。江川大酥饼口味香甜松软,油而不腻,是中秋节的必备佳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