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飞龙动画材料有限公司发展简史
在中国动画加工的历史中,杭州飞龙动画(飞龙)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1980年代,韩国和台湾曾是日本动画的主要加工地,但随着成本上升和中国开放政策的实施,日本动画开始转向内地,杭州,因有「中国硅谷」和「动画之都」的美誉,成为早期的动画加工中心之一。1988年创立的飞龙,是一家由日本人独资的公司,其成立初衷即为日本动画加工服务。在巅峰时期,飞龙曾拥有上百名员工,每月能完成八万张画,相当于约二十部动画的制作量,其中包括《星矢之冥王篇OVA版》、《Cowboy Bebop TV版》等知名作品。由于其对员工技术要求不高,员工主要进行人工密集型工作,如中间画和上色,导致加工质量与韩国的过去相比有所下降。
动画加工行业的发展见证了风险与机遇并存。尽管早期的加工单位如盛世龙吟和翡翠动画面临「高辛低薪」问题,人员流动性大,但这些单位也开始尝试原创动画,学习日本和美国的加工经验,为原创动画的发展铺平道路。中国的动画行业正面临从加工为主向原创为主的转变,中国动画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全球动画产业的格局中,美国和日本是领头羊,而韩国紧随其后。中国动画业起步较晚,但早期的一些尝试如香港与深圳的合作,虽然在90年代达到高峰,但国际业务的转移使得中国动画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和无锡等地。动画作品价格的低廉问题严重打击了产业,国内动画片的收购价远低于制作成本,导致人才流失和产业链断裂。
尽管如此,中国动画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杭州,作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早期孕育地,如杭州飞龙动画公司,曾参与制作诸多经典作品,但这些公司往往低调运作。上海的动漫产业崛起迅速,得益于政府支持和展会的推动,但产业整合和市场成熟度还有待提升,这影响了其长期的稳定性。
扩展资料
杭州飞龙动画创立于1988,是日人独资公司,以替日本动画加工为建立目的。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国内为日本动画加工的重镇。全盛期有过百员工,每月完成八万张画,即约二十部动画的份量。据统计,我们看到的日本动画70%其加工、制作都与杭州飞龙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