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第一中学民族特色
1985年,为提升宁南山区的民族教育水平和人口综合素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银川第一中学设立了寄宿制民族高中班,旨在支持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教育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前景。
十七年来,银川一中在管理民族班学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山区,性格纯朴,勤奋好学,但基础较弱。学校采取了“补、赶、超”的教学策略,通过补习初中内容和针对山区学生薄弱科目的课程,如英语和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超越自我。学校还提供了学习方法和心理辅导讲座,组织交流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探索专业发展道路。
自创建以来,银川一中民族班共接收了1509名回族学生,其中90%来自农村。截至2002年,毕业生中有838人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深造,平均升学率高达76.3%。这些学生中有不少佼佼者,如考入北京大学的王进会等,他们在名牌学府的学习成果为回族教育树立了榜样。
民族班毕业生们毕业后,大多数返回家乡,活跃在山区的各个领域,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变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成就证实了银川一中民族班的教学策略是成功的,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因此,学校荣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自治区决定在银川一中建立一所示范性回民高级中学,以加速优秀回族人才的培养,并将宁夏回民高级中学的牌子与银川一中合并,共享教育资源。2000年9月30日,宁夏回民高级中学正式在银川一中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教育的深入发展。
扩展资料
宁夏银川一中,始建于1906年,在宁夏高等院校诞生之前,一直有“宁夏最高学府”的美誉。1929年宁夏建省开始,校名易为“宁夏省立第一中学”。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学校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1980年被宁夏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9月创办寄宿制民族高中班;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新校,2002年,银川一中喜迁新址;2002—2005三年内,学校顺利完成了扩招任务,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开始稳定优化;2005年,银川一中被确立为宁夏首批一级示范性高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