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三义春”羊肉汤“三义春”史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三义春羊肉汤”始于1935年3月,以鲜美的汤和美味的菜肴驰名于鲁西南地区。其创始人周永岐、窦保德和吕运法都是单县饮食行业的知名人士,周永岐曾是“三义和羊汤馆”的制汤大师,窦保德是“聚英斋”的老板,吕运法以前在刘隅首开设丸子铺,擅长经营管理。他们将羊肉汤馆命名

“三义春羊肉汤”始于1935年3月,以鲜美的汤和美味的菜肴驰名于鲁西南地区。其创始人周永岐、窦保德和吕运法都是单县饮食行业的知名人士,周永岐曾是“三义和羊汤馆”的制汤大师,窦保德是“聚英斋”的老板,吕运法以前在刘隅首开设丸子铺,擅长经营管理。他们将羊肉汤馆命名为“三义春”,一是效仿三国时期的桃园结义,二是春天开业,以义为本,以技为先。开业之初,凭借其鲜美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赞美。

“三义春”在创业初期经历了艰难时期,1938年7月,日军侵袭单县,县政府官员和国民党第七路军弃城而逃。当时单县一片混乱,沿街商行纷纷关门停业。然而,“三义春”生意正红火,不得不面临关门的抉择。为了保命,他们遣散伙计,转移贵重物品,最终被迫关门。幸运的是,日军占领单县仅一个月,随后撤退至武汉。形势稳定后,“三义春”重新召集伙计,但生意已大不如前。原料短缺、价格上涨、顾客减少等问题使得生意艰难维持。

在生存的压力下,“三义春”百事忍让,惨淡经营至年底,虽然账面上亏损,但仍能维持全店人员的吃饭问题。然而,1945年日军再次侵占单县,第七路军和国民党政府再次弃城而逃。日军推行“中日亲善”和“强化治安”,继续经营的“三义春”只能战战兢兢地坚持下去。

1948年,单县形势趋于稳定,“三义春”开始恢复营业。创设初期的管理严谨,店规虽不多,但执行严格。店内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卫生服和帽的穿戴、待客态度、结账清晰、餐具管理等。此外,经营有方,聘请的厨师技艺高超,食材选择内行,汤鲜菜美,成为单县羊肉汤的正宗发源地和佼佼者。

“三义春”的变迁经历了四次地址迁移。第一次迁往商丘,第二次迁回单县,第三次成为国营饭店,第四次迁至刘隅首,成为现代化规模的酒楼。在不同历史时期,“三义春”经历了惨淡经营和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全国解放后,五、六年间,经营达到巅峰。然而,公私合营后,饭店添加了大众化食品,厨师施展手艺,发明了“白萝卜全席”等菜式,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文革时期,“三义春”招牌被砸,经营受到限制,只能制作“革命宴席”。改革开放后,“三义春”恢复老字号,规模和设施得到改善,成为令食客陶醉的餐饮场所。

附“三义春”羊肉汤宴席服务程序包括:准备筵席、迎宾、辩主认客、款待歇息、请宾入座、即时开席、斟酒倒茶、上菜汤饭、菜点分派、客人餐毕、礼貌送客,确保服务流程顺畅,满足顾客需求。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1/2/52805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