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韩国语在中国的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韩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与韩半岛、日本地理位置类似。南方以日资企业为主,因此日语学习者众多,韩语学习者相对较少,上海是最著名的地区之一;而在北方,韩资企业多于日资企业,韩语学习者广泛分布于天津、山东、辽宁、吉林等地。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朝鲜族的聚居

韩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与韩半岛、日本地理位置类似。南方以日资企业为主,因此日语学习者众多,韩语学习者相对较少,上海是最著名的地区之一;而在北方,韩资企业多于日资企业,韩语学习者广泛分布于天津、山东、辽宁、吉林等地。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朝鲜族的聚居地,韩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因此在东北朝鲜族地区韩语较为流行。

韩文汉字是韩国使用的一种汉字,大部分词汇源自中国,一部分是在韩国本土形成的,明治时期以后,日本将一些科技用语的复合词以英语、德语等西欧语言对应并输入韩国。韩文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历史的早期,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后来结合汉字的音和意记录朝鲜语,形成“吏读文”,但受限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只能由贵族阶层学习使用,普通民众接触较少,且“吏读文”并不完全适合朝鲜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

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在积极倡导下,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音韵和外国文字的基础上,于1444年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训民正音”。新文字在世宗国王的提倡下,被用于公文和个人书信,并在钱币上刻印,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文字的创制为朝鲜语书面语和朝鲜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朝鲜半岛在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曾封杀朝鲜语文,到20世纪40年代更是变本加厉,实施“创氏改名”,禁止朝鲜人使用朝鲜语,改用日本姓氏。光复后,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朝韩双方在建立政权后对文字使用进行了改革。改革中对汉字的处理方式存在分歧,朝鲜采取全面废止汉字的措施,韩国则在《韩文专用法案》颁布后,汉字使用虽一度停止,但长期存在,教科书中的汉字政策也不断变化。

废除汉字与继续使用汉字的争议点在于文化发展。废除汉字可能导致朝鲜人无法学习和理解古代历史典籍,因为朝鲜历史典籍大多用汉字书写,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同形同音异意字的存在可能导致理解困难,而废除汉字前可以通过汉字表示这些字型。

中国大陆有知名培训中心提供韩语学习,如“101韩国语培训”和“新东方韩国语培训”,为学习韩语者提供专业指导。

扩展资料

韩国语(한국어,Korean)简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与朝鲜语是同一门语言,但略有差异。谚文字母由世宗大王于1443年发明完成,相对于朝鲜的地理位置而言,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就是自1392年以来的李氏朝鲜首都,所以韩国的“标准韩国语”更接近朝鲜半岛分裂前的官方标准语言。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未能成为正式文字。二战结束北朝鲜彻底废除汉字,朝鲜语全部采用谚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1/2/52601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