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第一章散文第一节《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儒家主要代表,继孔子之后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孟子的王

第一章散文

第一节《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儒家主要代表,继孔子之后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孟子的王道思想,一定程度上揭示战国时代社会不平等。

(2)王道政治内容: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王道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文中的“王道”包含了孟子以民为本,施仁政的治国思想。

(3)本文主要采用演绎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区别,是“抑”;后提出实行王道的措施,是“扬”。孟子善用比喻、排比,达到生动而深刻的效果,也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实。“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为使“民加多”,孟子认为“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王无罪岁。

第二节《秋水》☆☆☆☆

(1)庄子,道家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文章通过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阐述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2)本文的寓言特色: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论证逐层推进,令人信服: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阐明观点;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通过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排比句和反诘句配合运用增强了文章气势和说理力量。

(3)论证方法: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法,同时也有归纳法,演绎法。河水和海景的描写,河伯与海若的对话、海若讲话中个人与天地之间关系的阐述,都用对比的手法来阐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最后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之有限是例证法。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1/2/52255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