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黑龙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矿式盗挖!
正值东北备春耕时节,位于世界著名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五常市近日发生盗采泥炭资源、破坏耕地案件。当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公安机关已拘捕4名犯罪嫌疑人。新华社记者赶赴当地展开调查。
租赁耕地“采矿式”盗挖,9万多平方米黑土地遭破坏。3月29日,记者驱车来到五常市沙河子镇福太村,远远看到路旁耕地上一座座黑土堆成的连绵小山。当地村民介绍,这些黑土被当地人称为“垡子土”,一般位于耕地边缘、山脚下的位置,富含树根、草根等腐殖质。今年2月以来,有人用大型挖掘设备从地里挖土,放在这里晾晒、风干。采挖现场暴露着深度为半米至1米不等的多个大坑。
福太村村民王甫元说,春节过后,有人以改良土地的名义,与村民协商承包土地,随后开始用大型机械挖土,每天有十多辆大车在这里运土,持续半个多月,也没人管。这些被承包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直接取土的土地,租金为每年每亩6000元至7000元;另一种是被当作晾晒储存场的土地,租金每年每亩900元至1100元不等。福太村亮甸子屯村民刘合高说,前不久他将家里7亩耕地以每亩900元的价格外包出去,被用作晾晒储存黑土的场地,共收到6300元土地租金。“现在地里田垄都被破坏了,要是种地得先整地。”
案件发生后,哈尔滨市公安局联合五常市委、市政府立即开展侦办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沙河子镇福太村非法开采现场有两个土坑,开采深度为0.6米至1米不等。五常市副市长张振东介绍,经专业机构检测,采挖物为泥炭,属于矿产资源,以一立方米20.85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涉案金额达36万元。五常市公安局副局长闫子武说,经查,此案系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人王剑为首的非法开采草炭土犯罪团伙,以改造土地为名,企图在涉案农田内挖掘草炭土后销售牟利。目前,公安机关已将王剑等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到案。
受访人士认为,被盗卖的黑土产业链暴露出黑土地保护工作思想认识有差距、监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应以此为契机,多举措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压实黑土地保护责任。受访人士建议,加快完善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土。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汝壮等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提到禁止在耕地中挖矿、取土,但缺乏相应处罚细则,从职责、执法等角度看,权威性、强制性、约束力不够,影响黑土地保护工作。目前,吉林省已出台黑土地保护条例,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受访人士建议,加快完善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细化黑土地质量保护标准,严格规范土地利用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做到依法管土、依法护土。同时,增强黑土地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五常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宋延辉等人建议,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本着合理规划、保护优先、用养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在多个层级建立黑土地保护专门机构或协同机制。同时,可发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局面。此外,线上线下同步监管,严厉打击黑土售卖行为。受访人士建议,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坚决制止黑土售卖,创新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此外,应加大黑土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