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史的特点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明代书法史的特点如下:1、书风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的现象是明书法史上的显著特点。2、明代和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强盛时期,明人书法风貌集合是在“帖学”培养下形成的。3、明代流行将书法作品装裱后悬挂欣赏,为了强化视觉刺激,书法中的用笔要素开始减弱,结字、章法要素加强

明代书法史的特点如下:

1、书风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的现象是明书法史上的显著特点。

2、明代和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强盛时期,明人书法风貌集合是在“帖学”培养下形成的。

3、明代流行将书法作品装裱后悬挂欣赏,为了强化视觉刺激,书法中的用笔要素开始减弱,结字、章法要素加强。故造成明书法中点划不精,成为清代碑学出笼的潜在因素。明代是书法欣赏性加强的过程,所以明代是书法史上重要的样式成熟期。

明代书法综述:

明代像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法帖传刻十分活跃。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阁帖》于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文徵明刻的《停云馆帖》;华东沙刻《真赏斋帖》;陈眉公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

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的墨宝,可谓从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士子为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所以,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1/2/52071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