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毛笔字 入门
先练行书。
铺好毡子,准备好笔墨,最开始应该先练习基本点画,运笔。建议在照着字帖写的时候,也看看相关的教学视频。
初学者腕子没有过关,先练楷书犹如一个儿童初学走路一样,先学走正步也许走不了,实际学习写书法是培养人的自我兴趣,那怕先从画圈和画横竖开始,只要有耐心和兴趣,一定能逐步走向正轨,如果腕子功练成了,凭自己的感觉与悟性一步步深入,各个击破不是件难事。
所以学习书法先学习写什么书体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己的爱好与各阶段水平的提高去不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而己。
首先要确立正合理的目标,设定计划,逐个击破。练习书法本身就不是速成的事情,需要恒心、耐心以及细心。成为书法家当然不容易,但是想练个字,写些古诗,春联什么的,还是容易达到的。但是要循序渐进,比如最开始的时候。
先克服手抖的问题,然后,练习笔画,然后只要能写出一个漂亮字,就是巨大的进步,再一个成语,一句诗,把自己的练习纸标上日期和序号,收集起来,过一点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进步,而是忽略了自己每天点点滴滴的进步。所以要少关注自身,眼光放长远,一个月回顾一次足矣。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临帖。尽量不要描红,而应该照着写。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字帖裁成一条一条的,逐字对照着写。
学会读帖:盲目下笔之前,先看看字帖,有个整体结构比例的概念,比如左高右低,上大下小。一个字要写得好,首先结构是基础。
心态要放正:按照正确的方法练字时,如果觉得越写越差,其实是说明自己的水平跟不上自己的审美了,是审美提高的表现,也可以当作是瓶颈期,可以先放几天,过段时间再写,这个阶段渡过之后,水平又会上一个台阶。练字就是这样进步一点儿,遭遇瓶颈,然后克服,如此循环。
毛笔字的历史考证:
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该笔是发现最早的笔,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
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