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龙舞历史渊源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香火龙舞发源于广东佛山市的石湾镇,这是一个以制陶闻名的古镇。在夜间,一孔孔烧陶的窑一起点燃,火光烛天,形似一条火龙。当时,陶瓷产品畅销,点火烧窑成为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贺的事件,因此人们按照火龙窑的形状制作香火龙,进行狂欢舞蹈。在清乾隆年间,广东石湾镇的制瓷

香火龙舞发源于广东佛山市的石湾镇,这是一个以制陶闻名的古镇。在夜间,一孔孔烧陶的窑一起点燃,火光烛天,形似一条火龙。当时,陶瓷产品畅销,点火烧窑成为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贺的事件,因此人们按照火龙窑的形状制作香火龙,进行狂欢舞蹈。

在清乾隆年间,广东石湾镇的制瓷师傅梁启圣和董七在邕江边上的那王窑附近发现了一片理想的制陶土地,遂在此建窑,并从广东带来一群技术娴熟的工人,同时在两广地区招收制陶工进行培训。从此,此地开始有了定居的居民,成为多民族杂居村。

某年,当地爆发瘟疫,不少人因此丧生。后来,传说中的“三圣公”(文帝、玄帝、关帝)显圣,派遣一条火龙驱逐瘟疫,拯救了当地百姓。因此,人们为纪念“三圣公”而建立了庙宇,并终年香火不断。每年中秋前后,农民自愿捐款制造火龙,点燃香火,举火龙游舞。游经每家每户时,户主会出门放烟花鞭炮,迎接香火龙的到来,并争先恐后拿出优质香给香火龙插上。同时,与香火龙同行的还有几名挑夫担着几桶“火龙茶”。龙茶过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争相抢喝一口,认为喝了龙茶一年不会生病,并且长生不老。

扩展资料

据《连平县志》记载,自明崇祯七年连平建州以来,连平元善镇就已经有舞香火龙的传统艺术,香火龙成为连平县元善镇长盛不衰的民间娱乐活动。舞香火龙分为“拜四门”、“游龙”、“翻架”、“抢球”、“团龙”等5个情节,表演技艺难度较大。舞香火龙除伴以锣鼓、音乐外,还有人领唱“龙歌”。“龙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语。舞香火龙时,群众会往舞动的香火龙里扔鞭炮,“龙”低下头,用香火去点燃鞭炮,气氛十分热烈。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1/2/51450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