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涂鸦的“杂投”到底什么意思
杂投,ZATO,是一个玩涂鸦的组织,画着玩,也收费做商业广告。
杂投(ZATO),北京街头一个熟悉又神秘的名字。在网上搜索“杂投”,你会看到各种版本的说法。有人说,杂投是一个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的涂鸦组织;有人说是北京大名鼎鼎的四人涂鸦团体;有人说杂投是外国人;还有人说杂投经营着一间工作室。都没准数。
涂鸦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街头涂鸦文化已经散布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纽约、柏林、伦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并慢慢被人们接受,而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北京之墙,北京涂鸦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长730米,平均高2.5米。作为涂鸦墙的历史由来已久,几乎都是学生们的作品。
2005年11月,随着2008年奥运脚步的临近,在距离开幕1000天之际,由近400名志愿者参与,在此创作了“奥运向我们走来”主题,由此被命名为“北京之墙”,也由此成为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段涂鸦艺术墙。
风格演变
1、早期的涂鸦文化喜好单一色彩,并用非双关性引用语,如烟缕的符号及哈罗等。
2、接着,将文字形式的箭矢变化成王冠,让它戴在头上以示威严。
3、后来,以耀眼、醒目、突出为目标,开始以高彩度喷漆在地铁或大街道上写自己的名字并以对比色或黑色将其围绕,甚至又以镶条、斜纹、星形、西洋棋盘或圆点花样等装饰,希望见名字突显出来。
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改变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现,内容大多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多数以类似被攻击、辱骂等一些不寻常的姿势出现。
5、涂鸦背景越来越复杂,喷漆以为装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发挥到极至,也使涂鸦的艺术性与个性发挥到了极至。燃烧的太阳,星星,子弹划风而过,画风景,自画像,抽象符号等,组合并重生出另一个有趣的画面。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