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礼仪中眼神的使用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0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对自己而言,它能够最明显、最自然、最准确的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对他人而言,与其交往所得资讯的87%来自视觉,而来自听觉的资讯则仅为10%左右。所以孟子才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对自己而言,它能够最明显、最自然、最准确的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对他人而言,与其交往所得资讯的87%来自视觉,而来自听觉的资讯则仅为10%左右。所以孟子才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借助于眼神所传递出资讯,可被称为眼语。在人类的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中,眼睛最为敏感,它通常占有人类总体感觉的70%左右。因此,泰戈尔便指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眼语的构成,一般涉及时间、角度、部位、方式、变化等五个方面。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熟人相处时,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往往十分重要。在交谈中,听的一方通常应多注视说的一方。
1表示友好
若对对方表示友好,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全部相处时间的约1/3左右。
2表示重视
若对对方表示关注,比如听报告、请教问题时,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全部相处时间的约2/3左右。
3表示轻视
若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相处全部时间的1/3,往往意味着对其瞧不起,或没有兴趣。
4表示敌意
若注视对方的时间超过了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往往表示可能对对方抱有敌意,或是为了寻衅滋事。
5表示兴趣
若注视对方的时间长于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对对方本人发生了兴趣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有坐过东航从南京-首尔的飞机吗
下一篇:诸暨市美食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