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文创中心作品速览——设计共异体
中国美术学院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2018毕业创作展 主题/设计共异体 时间/2018年5月25日至6月2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201 总指导/王昀 宋建明 俞坚 吴碧波 宋建文 策展团队/王唯佳 王小雅 李华之 刘鑫
设计共异体
本次毕业展以「设计共异体」为主题,深入探讨网络社会、工匠精神、城乡联结等议题,作品展现了设计的多元性、多维性、开放性和突破性,体现了同向和汇聚的「共异体」概念。
展览展示了年轻设计师对新未来的探索动力,鼓励观众释放想象,发掘创新启示。以下是部分作品速览:
分展区:网络社会
作品1:基于众包服务的创意设计产品定制化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由麦月晴、王景怡、温思媚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明、吴碧波。作品旨在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提供定制化工具。
作品2:研究协同创新教学组织实践,由姜雅茜创作,指导老师王昀。作品探索开放、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作品3:数字泥偶角色设计系统,由赵值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文、潘志庚。作品关注三维扫描、泥偶角色和用户体验。
作品4:数字角色实验研究,由王博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文、潘志庚。作品强调个性、自由和创意。
作品5:家庭食谱记录分享平台设计研究,由吴玉婷创作,指导老师王昀。作品以「食」之名链接家庭亲情,传承饮食文化。
分展区:工匠精神
作品1:复兴手工艺——匠塘儿手工艺微信小程序,由汤汪艳创作,指导老师王昀。作品强调温度、情感、文化与个性化。
作品2:苏稽印象,由陈柳之芝、李旭晨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明、吴碧波。作品设计地方文化产品品牌,以乐山苏稽古镇为例。
作品3:毛皮产品技术与设计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由项宇琳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明、吴碧波。作品研究毛皮产品技术与设计的协同。
作品4:文创设计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由杨志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明、杭间、曾明哲、叶朗。作品倡导「为大众而设计」,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文创设计+生活方式的产品服务。
分展区:城乡联结
作品1:城市滨水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由陈子昱创作,指导老师宋建明、吴碧波。作品梳理城市色彩规划中解决滨水建筑色彩问题的方法。
作品2:单车城市,由张梦一创作,指导老师俞坚、曹增节、杭间。作品改变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实现自生长和动态平衡。
作品3:服务设计引导社区食堂的多维度构建,由陈铄创作,指导老师俞坚、杭间、曹增节。作品以社区食堂为载体,构建社区生活。
作品4: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由禹子良创作,指导老师俞坚、曹增节、杭间。作品提倡艺术家与村民共同营造乡村。
作品5:冠山书院的多方营造实践研究,由陈婉创作,指导老师俞坚、曹增节、杭间。作品重新诠释传统书院的场所精神。
*展览详情请移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11号楼201。展览开放至6月2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