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戏曲叫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0
杭州的戏曲叫杭剧。杭剧,是杭州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一度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水乡和苏南等地。杭剧起源于杭州曲艺宣卷,从诞生到衰败仅半个世纪。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后,在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和苏南等地广为流传,抗日战争以前尤为兴旺。杭剧《银瓶》《李慧娘》

杭州的戏曲叫杭剧。

杭剧,是杭州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一度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水乡和苏南等地。杭剧起源于杭州曲艺宣卷,从诞生到衰败仅半个世纪。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后,在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和苏南等地广为流传,抗日战争以前尤为兴旺。

杭剧《银瓶》《李慧娘》等均影响巨大,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曾这样评论杭剧:“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2005年5月,杭剧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剧演出剧目大多袭用京剧、扬剧,如《狸猫换太子》《玉堂春》《铡美案》《大红袍》《华丽缘》等。

杭剧的起源

杭剧,又称武林调、武林班,是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源于宣卷。宣卷始于元明,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阿弥陀佛”,内容多为劝人为善,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流行。

1923年,几位织绸工人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组成民乐社,排演以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1924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于是定名为武林班,这就是杭剧的雏形。

杭剧初期没有女演员,1926年才实行男女合演。1932年,傅智芳等组织杭剧春秋社,开始用“杭剧”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剧。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了近40年。2005年5月30日公布的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包括杭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0/2/48663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