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埠镇的文化教育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0
鹅埠人民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美德,明朝末年有鹿鸣书馆(现上北村委鹿湖村),清乾隆二年建鹅埠义学,是当时规模较大的学校,“始鹅埠之人,多以耕凿为事,自义学之建,人文焕然一新,游泮者、登科者,迩来且以此都为盛。”(清乾隆《鹅埠义学碑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鹅埠人民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美德,明朝末年有鹿鸣书馆(现上北村委鹿湖村),清乾隆二年建鹅埠义学,是当时规模较大的学校,“始鹅埠之人,多以耕凿为事,自义学之建,人文焕然一新,游泮者、登科者,迩来且以此都为盛。”(清·乾隆《鹅埠义学碑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战事频繁,社会动荡,鹅埠人民仍不忘发展教育事业,踊跃捐资兴建鹅山学校,使鹅埠教育从不间断。新中国成立后,海丰县海丰县鹅埠镇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
1990年全镇有9所小学,1所中学(初级中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鹅埠中学,鹅埠中心小学和各村委小学都建了新校舍和办公大楼。2003年还新建了私立松正学校。2009年全镇在校中小学学生4000人,教职工204人。就读高中或中专、技校学生已超过200人,在校大学生有50多人。
鹅埠中学文化事业:2009年以来,文化站联合镇妇联、共青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设农家书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教育事业: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三免费”和“两免一补”政策,使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救助。加大对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性设施;制定相关制度,扎实推动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与各学校、村委签订防止辍学责任书;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普的拼音是什么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