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自考《07564唐宋词研究》 重难点笔记资料第一篇01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0
一、曲子曲子是词与音乐(燕乐)关系的体现。它最早出现在五代,何凝被称为“曲子相公”。1899年在敦煌发现的词集《云谣集杂曲子》主要创作于盛、中唐时期。北宋最早的词话是《时贤本事曲子集》。曲子相公指的是和凝,曲子体现了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子逐渐
一、曲子
曲子是词与音乐(燕乐)关系的体现。它最早出现在五代,何凝被称为“曲子相公”。1899年在敦煌发现的词集《云谣集杂曲子》主要创作于盛、中唐时期。北宋最早的词话是《时贤本事曲子集》。曲子相公指的是和凝,曲子体现了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子逐渐与词形成雅俗之分,词更显高雅。
二、长短句
长短句是词的语言句式特点,它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苏轼在《与蔡景繁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诗有杂言,词有齐言。长短句最早在中唐-五代时期被称为诗,到宋代则指词体。在随意长短句基础上,加上词牌、燕乐等形式因素,形成了规范的长短句——词。
三、诗余
诗余涉及到诗与词的关系、地位。它是文人阶层意识的反映,晚于曲子、长短句。最早的《草堂诗余》出现于南宋庆元年间。诗余有四解:余力、业余、支流余脉、非独立;诗亡后;丰富而有韵味;“声音之余,非体制之余”。诗余的“余”字解释为“赢余”的是况周颐。
四、倚声
倚声是指词依据音乐和格律进行创作。陆游在《长短句序》中提到倚声制词起源于唐之末世。倚声与歌妓有关,是歌者的事。倚声强调音乐的本体地位,意味着根据词牌音乐和格律填词。《词源》、《词洁发凡》等著作中提到倚声的创作。
总结:曲子、长短句、诗余、倚声是唐宋词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曲子体现了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长短句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诗余探讨了诗与词的关系、地位,倚声强调音乐的本体地位。这些概念是唐宋词研究的基石,有助于深入理解唐宋词的发展与演变。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如何制作水果花束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