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简介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9
刺绣,作为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其中,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总称为广绣,以其饱满的构图、传神的形象、清晰的纹理、丰富的色彩、多样的针法以及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广绣与潮州刺绣并称粤绣,与湘绣

刺绣,作为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其中,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总称为广绣,以其饱满的构图、传神的形象、清晰的纹理、丰富的色彩、多样的针法以及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

广绣与潮州刺绣并称粤绣,与湘绣、蜀绣、苏绣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历史记载显示,早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在皇宫中,便在一尺绢上绣制《法华经》七卷,字迹细小如粟粒,点画分明,技艺之精巧令人惊叹。

宋代,刺绣品在民间日常中广泛应用,其中的欣赏品工艺日臻成熟。明代中后期,广绣已扬名海外。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广绣之名传至欧洲,绣品从此输出国外。

广绣作品远看醒目,近看精细,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清初,英国商人将服饰图样带至广州绣坊,促使绣工在绣制过程中融合西洋油画风格,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和表现力。当时,广绣作品布局中西合璧,用色浓艳,光影变化丰富,价值不菲。故宫至今仍保存着当时广绣挂屏,以证明其艺术高超。

乾隆年间,广州刺绣业成立了行业组织——锦绣行。光绪年间,广东省成立工艺局,设缤华艺术学校,传授绘画、刺绣、雕刻等技艺。清代,广州的刺绣作坊多分布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等地。绣品特色为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鲜艳、富丽堂皇。高档绣品包括条幅、挂屏、台屏等。

清末民初时,广绣业行会“锦绣行”拥有会员1000多人,名师辈出。代表性人物包括百岁是福陈球、黄洪、周云笙、许荣、许松、周德、朱苏等。其中,余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被誉为“绣花王”,其绣品在英国伦敦大桥开幕赛会上获二等奖。黄妹在广东省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被誉为“绣花状元”,运用旋纹针法、八面旋转针法等独特技艺。

1954年,广州市刺绣业达到高峰,有557户、932人从事刺绣。艺人创作出一批国内外闻名的广绣画精品,如余德的《牡丹松鹤》、黄妹的《百鹤图》、聂卓的《鲁迅像》等。1957年,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从事绣稿设计与刺绣,挖掘整理广绣针法等技巧。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一批优秀绣品入选国家礼品,如《紫荆孔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1959年,余德与弟子黎燕开合绣的《锦鸡牡丹》在广东工艺美术品评选中获一等奖。21世纪初,在许炽光、陈少芳等人的努力下,广绣技艺得以延续与光大。

扩展资料

广绣,全国四大名绣之一,历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即专指广府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引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9/2/47301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