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院系设置
星海音乐学院以音乐学科为核心,整合相关艺术学科,构建多元化的学科体系。学院现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现代音乐系、声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艺术管理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乐器工艺教研室、基础部和研究生部等14个系(部、室),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音乐研究所、岭南音乐发展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4个实验乐团。专业领域覆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录音艺术、音乐表演及舞蹈等。
学院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与研究四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办学层次从大专到研究生,以普通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音乐学系分为理论音乐学和应用音乐学;现代音乐系则专注于电子音乐制作、影视音乐创作和爵士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系侧重音乐教育,作曲系着重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视唱练耳;声乐系侧重音乐表演(声乐演唱),钢琴系侧重音乐表演(钢琴演奏);管弦系则涵盖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中音号、萨克斯管、打击乐、竖琴等音乐表演;民乐系涵盖了二胡、高胡、扬琴、琵琶、三弦、阮、古筝、笛子、笙、唢呐、打击乐等音乐表演;艺术管理系侧重于音乐表演;流行音乐系则专注于通俗演唱和通俗演奏;舞蹈系侧重舞蹈学、舞蹈表演与舞蹈教育;乐工系专注于乐器修造,如钢琴、提琴的修造;民族声乐教研室则专注于民族唱法(声乐表演)。
扩展资料
星海音乐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孕育了冼星海、萧友梅、马思聪、李凌等一批引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潮流的杰出音乐家。 广东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1932年由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先驱马思聪、陈洪先生创办的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