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低渗性脱水时,机体的主要表现及其机制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8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导致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应对,这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以此来提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然而,这种机制反而加剧了细胞外液的减少。组织间液会进入血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导致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应对,这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以此来提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然而,这种机制反而加剧了细胞外液的减少。组织间液会进入血液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血容量的减少,但组织间液的减少程度超过了血浆的减少。面对循环血量的显著减少,机体将优先考虑维持血容量,而非渗透压。肾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使得肾脏减少钠的排泄,增加Cl-和水的再吸收,因此尿中氯化钠的含量会显著降低。血容量的下降还会刺激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一步增加水的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如果血容量继续下降,上述代偿机制将无法维持血容量,最终可能导致休克。这种由于大量失钠引起的休克,也称为低钠休克。
【临床表现】
根据缺钠的程度,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等。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症状。根据缺钠的程度,低渗性缺水可分为三度:
1、轻度缺钠:患者感到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尿中钠含量减少。
2、中度缺钠:除了上述症状,还伴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3、重度缺钠:患者神志不清、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伴有休克发生。血清钠浓度低于120mmol/L。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