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吗
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7001-2013 (2016有部分修改)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第六条
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安全状况为1-2级,每六年检验一次
安全状况为3级,每3-6年检验一次
安全状况为4级 ,监控使用,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安全状况为5级,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应用于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的压力容器,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TSG r0004)7.8.3的要求确定检验周期。
扩展内容: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
外部检验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1)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
(2)外表面的腐蚀;保温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3)检漏孔、信号孔的漏液、漏气;疏通检漏管;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4)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构件的异常振动、响声,相互摩擦。
内部检验主要检验内容有:
(1)外部检验的全部项目。
(2)结构检验。重点检查的部位有:筒体与封头连接处、开孔处、焊缝、封头、支座或支承、法兰、排污口。
(3)几何尺寸。凡是有资料可确认容器几何尺寸的,一般核对其主要尺寸即可。对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几何尺寸,如筒体的不圆度、封头与简体鼓胀变形等,应重点复核。
(4)表面缺陷。主要有:腐蚀与机械损伤、表面裂纹、焊缝咬边、变形等。应对表面缺陷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测定。
(5)壁厚测定。测定位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的测定点数。
(6)材质。确定主要受压元件材质是否恶化。
(7)保温层、堆焊层、金属衬里的完好情况。
(8)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质检总局官网—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