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鲵的物种学史
中国小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看上去似蜥非蜥,似鱼非鱼,跟娃娃鱼相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它可以用肺呼吸,像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以昆虫、蠕虫、蚯蚓等小动物为食。
据了解,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上世纪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和湖南祁阳发现过“中国小鲵”,尔后便销声匿迹。
由于濒临灭绝,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事实上,这种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的古老物种,历尽沧桑劫难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2005年05月02日,在湖南省安仁县豪山乡发现了很多。
2007年8月,甘孜州海拔4600米一海子出水溪谷中发现很多,地方老百姓用来泡酒饮用,据说可以治胃病。
2007年12月9日,中国小鲵在广东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内的原始次森林一小溪岩缝中被发现。
2008年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一个溶洞,当地村民发现过中国小鲵。
2007年和2015年,广东东莞观音山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内先后两次发现了中国小鲵。
2013年2月,湖南省衡阳县岣嵝峰内发现两条中国小鲵,同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火烧坪乡某工地上,一辆挖机在挖石头时,挖出了一条中国小鲵,后被当地林业部门放生。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当地遭受暴雨洪灾侵袭,造成部分乡镇水土严重破坏,给小鲵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一些小鲵在洪灾后爬出洞穴,爬到田间地头,被群众捕捉。之后,当地畜牧兽医水产局将回收的300多只珍稀小鲵放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