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练高尔夫球便宜些
“是会待吗?不是会待我不打。”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坊间约球开始流行起这么一句话。看来打球的人都是聪明的——人脉广、路子野——消费者从来不过问超低价格的来源是否合理,省钱才是硬道理。依据这个思路,我们大抵可以将低价订场分成以下几种门类。如果你是每月打一两场球的高尔夫爱好者,也许你对于价格并不十分敏感,毕竟时间对于你来说更为宝贵,好在打球次数有限,七八百元一场球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那些每周约球四五场的球疯子来说,订不订得到球场的超低价格,甚至享受会员待遇,积累下来还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记名卡——只要有3 年球龄,人品不是太差的球手,或多或少都能积累一些打球的朋友圈。不管他们来自于生活中的朋友,还是在球场上结识的球友,相互帮忙订个场,既属于举手之劳,心里也在暗自期许着日后能够礼尚往来。哪怕朋友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谁有不记名卡或公司会籍,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即使是初学乍练的球手,只要稍微费心,在各种订场公司、约球平台上搜一搜打球价格,也不难找出平日300 块钱一场的球了,简直是“贵族运动,工薪消费”。如此低价,球场还能盈利吗?很多球场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竞争,增加平日客流量,推出了一拖一,甚至一拖三的公司卡、不记名卡、年卡、旅游会籍等等促销产品。高尔夫业内对此争论很大,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两点——伤害了会员的打球权益;降低了会籍的保值性和含金量——球会没有做到当初的承诺,失信于当初花大价钱买会籍的会员的感情。但是,从另一方面,这种商业模式也意外地培养了很多打球人口。倒退十年,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球场,球场生意也不愁做,谁敢想象自己能以300 块钱打一场高尔夫呢?托无良球场经理人的福,你如果去练习场看看,一到下班时间,满坑满谷的都是跃跃欲试的年轻白领——只要不挑剔球场,打高尔夫现在是既便宜,又时尚的休闲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