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俗文化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6
广州,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闻名。广绣、广东音乐、粤剧和岭南画派,这“岭南四大艺术瑰宝”在这里绽放光彩。广州话,粤语的代表,流利悦耳,通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地。广州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样,如春节的迎春花市、元宵节、波罗庙诞会、龙舟节等,

广州,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闻名。广绣、广东音乐、粤剧和岭南画派,这“岭南四大艺术瑰宝”在这里绽放光彩。广州话,粤语的代表,流利悦耳,通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地。广州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样,如春节的迎春花市、元宵节、波罗庙诞会、龙舟节等,每个节日都蕴含着浓厚的岭南特色。广州的饮食文化以其广府菜而闻名,用料广泛,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广州的婚嫁习俗保留了中国传统婚俗的精髓,如过大礼、回礼、迎亲等。广州的民间艺术,如粤剧和岭南木偶戏,也极具地方特色,木偶造型多样,雕刻精细,双眼联动装置独特。岭南木偶表演艺术与当地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地方戏曲紧密相连,特色含蓄细腻,刚柔并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羊传说在岭南地区流传已有1500年,最早文献记载于晋代,唐宋后,五羊传说被写入诗文,广州因五仙骑羊而得名,五羊是广州的象征。岭南派古琴艺术源于南北朝,受儒道思想影响,风格清和淡雅,代表作品有《水东游》、《碧涧流泉》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音乐以轻柔华细、清新流畅为特点,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醒狮是南狮的一种,广州市沙坑醒狮道具独特,表演文狮、舞狮和少狮三大类,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鳌鱼舞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番禺区独特民间艺术,表现魁星与两鳌鱼的故事,有浓郁的家族祖先崇拜色彩。粤曲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三角和粤方言地区,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讲古艺人用本地语言润饰书目,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洪拳是广东南拳五大名拳之首,风格硬桥硬马、刚劲有力,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和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村传承和升有序。踢毽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游艺活动,自清朝初年在广东普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南派花毽以四、五人互踢为特色,讲究配合与协调,融入武术、戏剧、舞蹈等元素,技术要素包括基本功、毽路和花式180个。南派花毽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潮绣合称粤绣,为四大名绣之一。自明清以来,广绣制品大量外销,品种齐全,针法多变,擅长表现岭南风物,色彩丰富,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灰塑是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以石灰为主材料,现场制作高浮雕和圆雕,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玉雕技艺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渐趋繁荣,民国时期兴盛,以造型典雅、轻灵飘逸见长,技艺深厚,追求创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榄雕是岭南文化的一种载体,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中“东坡游赤壁”为传统题材,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象牙雕刻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高峰,以镂雕牙球、象牙船、微刻书画为代表,其中象册棚乱牙球最富特色,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式硬木家具制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6/2/37752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