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营运管理第400号—405号》--本量利分析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6
第一章 概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1号—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营运管理”领域工具方法的指引,基于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运用数学模型与图示,分析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之间的依存关系,为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该指引包括四章共十八条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1号—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营运管理”领域工具方法的指引,基于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运用数学模型与图示,分析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之间的依存关系,为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该指引包括四章共十八条内容,明确了本量利分析的定义、基本公式、应用范围、环境、方法和优缺点,以及解释权归属。

第二章 解读

《本量利分析指引》的主要内容如下:

定义: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与图示,分析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发现变动规律性,为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种方法。

基本计算公式:营业利润=(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固定成本。

用途:主要应用于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决策、定价决策,以及营运计划的制定、调整与监控分析。

应用环境:遵循《营运管理指引》的一般要求,营运管理应用环境同样适用于本量利分析。

方法内容:包括盈亏平衡分析、目标利润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等。

盈亏平衡分析:分析盈亏平衡点或保本点,及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单一产品分析通常采用公式法与图示法。

目标利润分析:计算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达到的业务量、收入和成本,反映市场趋势、企业战略与管理层需求。

敏感性分析与边际分析:评估成本、价格等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优化决策。

工具方法评价:优点包括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容易掌握;缺点在于静态分析依赖成本性态。

第三章 案例

以江南公司为例,说明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单一产品盈亏平衡分析与目标利润分析: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计算,盈亏平衡点与目标利润销售量与销售额。

产品组合盈亏平衡分析与目标利润分析:销售权重、边际贡献率、综合边际贡献率、盈亏平衡点与目标利润销售额。

通过上述内容,明确了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与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以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与管理优化。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6/2/36286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