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生化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因其对细菌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基的阻挠作用,成为一种广谱的抑菌性抗生素。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50S和30S两个亚基。氯霉素通过与50S亚基可逆结合,干扰了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的结合,从而阻断新肽链的形成,抑制蛋白质合成。这一过程对细菌有抑菌效果,但在高浓度药物作用下,对某些细菌可能产生杀菌作用,尤其对流感杆菌的杀菌效果显著。
氯霉素不仅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能结合人体线粒体的70S,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对人类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尽管结合是可逆的,氯霉素被归类为抑菌性抗生素,但其在高浓度下对特定细菌的杀菌作用表明其活性范围的灵活性。
在对抗革兰阳性、阴性细菌时,氯霉素显示出广泛的抑制作用,对后者尤其强大。它在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等病原体中表现出比其他抗生素更强的抗菌效果,且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有效。然而,与革兰阳性球菌相比,氯霉素对它们的作用不如青霉素和四环素。
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性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然而,细菌产生耐药性通常通过基因突变逐步形成,这种耐药性可能会自动消失。细菌通过R因子转移获得耐药性,具备此因子的细菌能够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将氯霉素失活。
总的来说,氯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对抗多种细菌感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扩散是其应用中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和策略来克服这一难题。
扩展资料
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敏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需慎重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