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的原则包括
我国德育的原则包括: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也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2、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性,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
3、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循循善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