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器的血管神经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5
眼球和眶内结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眼动脉。当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后,在前床突内侧发出眼动脉。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经视神经管入眶,先居视神经外侧,再经其上方而达眶内侧,前行于上斜肌和上直肌之间,终支出眶达鼻背。其主要的分支如下:1.视网膜中央动脉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唯

眼球和眶内结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眼动脉。当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后,在前床突内侧发出眼动脉。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经视神经管入眶,先居视神经外侧,再经其上方而达眶内侧,前行于上斜肌和上直肌之间,终支出眶达鼻背。其主要的分支如下:

1.视网膜中央动脉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唯一动脉。它自眼动脉发出后,行于视神经下方,在距眼球约10~15mm处,在视神经的下方穿入视神经鞘内(走行长度为0.9~2.5mm),继而行于神经内直至巩膜筛板后,从视神经盘穿出,先分为上、下二支,再分成视网膜鼻侧上、下和视网膜颞侧上、下小动脉,分布至视网膜周边部分,分别营养视网膜鼻侧上、下,颞侧上、下扇形区。临床上,用眼底镜可直接观察这些结构,它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黄斑中央凹0.5mm范围内无血管分布。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均有同名静脉伴行。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终动脉,在视网膜内分支间不吻合,也不与脉络膜内的血管吻合,但在视神经鞘内和视神经内行于两段的分支有吻合。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可产生眼全盲。

2.脉络膜动脉,又称睫后短动脉,有很多支,在视神经周围穿入眼球,分布于脉络膜。

3.虹膜动脉,又称睫后长动脉,有两支,在视神经内、外侧穿入巩膜,在巩膜与脉络膜间前行至虹膜后缘,各分上、下二支,与睫前动脉的小支吻合,形成虹膜动脉大环,由此环再分支,呈辐射状走向瞳孔游离缘,在该处吻合成虹膜动脉小环。

4.睫前动脉,由眼动脉的各肌支发出,在巩膜前部穿入,与虹膜动脉吻合。未入巩膜前分出小支至球结膜。 眼球内的静脉主要有:

1.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视网膜回流的血液。

2.涡静脉,位于眼球中膜的外层,此静脉不与动脉伴行,而集中构成4~6条,在眼球中纬线附近穿出巩膜。收纳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静脉。

3.睫前静脉,收集眼球前份的虹膜等处的血液回流。这些静脉以及眶内其它静脉,最后汇入眼上、下静脉。眼上静脉起自眶内上角,向后经眶上裂注入海绵窦。因该静脉与面静脉有吻合,且无瓣膜,面部感染可经此侵袭颅内。眼下静脉细小,位于视神经下方,起自眶下壁及内侧壁的静脉网,收集附近眼肌、泪囊和睑的静脉血,行向后分为二支,一支注入眼上静脉,另一支经眶下裂汇入翼丛。 视器的神经支配来源较多,主要有:

(一)视神经

视神经起于眼球后极内侧约3mm,行向后内,穿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视神经被三层被膜包裹,这三层膜分别与脑的三层被膜直接延续,故蛛网膜下隙也沿视神经向眼球后部延伸,在眼球后部硬脑膜与巩膜相续。硬脑膜于视神经管处分为两层,外层与眶骨膜连续,内层延续为视神经的硬膜鞘,该鞘向前与眼球巩膜融合。蛛网膜位于硬膜鞘的内面,向前至眼球处分为内、外二层,分别与巩膜和软膜融台,视神经周围的硬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均与颅内的同名腔隙相互延续,但在眼球处形成盲端,若颅内压增高,导致脑脊液的压力增高,亦可使视神经周围的盲管样的蛛网膜下隙的压力增高,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盘水肿。

(二)支配辅助结构的神经

除视神经连于眼球外,其辅助结构的神经支配来源较多。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眼球内肌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体肌由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感觉神经则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泪腺分泌由面神经支配。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5/2/345535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