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钱草生药材鉴定
连钱草生药材的性状鉴别,其茎叶方柱形,细且扭曲,长10-20cm,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及短柔毛。茎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灰绿色或绿褐色,皱缩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3cm,宽1.5-3cm,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蓝色或紫色,二唇形,长达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显示,茎横切面呈方形,表皮细胞1列,含非腺毛及腺毛,皮层薄壁细胞约8列,角隅处于厚角组织;内皮层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韧皮部外侧有木化纤维,木质部较宽,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粉末特征为灰绿色,含有多种特征性成分。非腺毛多细胞,常有1-几个细胞缢缩,单细胞锥状非腺毛等。原鳞头部细胞、小腺毛头部单细胞、叶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等。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有较细的角质纹理。螺纹、网纹导管直径20-20μm。
理化鉴别是通过化学方法对药材进行分析。取连钱草生药材粉末2g,加入甲醇25ml,加热回流30分钟后过滤。将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时,熊果酸对照品以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和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以确认药材成分。
扩展资料
连钱草又名金钱草、活血丹、透骨消,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一带。味辛、微苦,性微寒,入肝、肾、膀胱经。功擅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适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打损伤。花期4-5月,果期5-6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