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中色彩设计的原则
第一步:底色与图形色的搭配
在设计领域,色彩的选择和使用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当代设计师相比前辈拥有更多色彩选择。然而,尽管计算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色彩选项,正确运用它们并非易事。我自身在设计生涯中,也经常在色彩的海洋中迷失。在此,我愿分享一些我在色彩搭配上学到的经验和技巧,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和交流。
在设计中,底色和图形色的搭配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清晰的视觉效果,设计师通常会根据设计目标考虑色彩的形态、质感以及色彩面积的分配,从而制定出配色计划。在制定配色计划时,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 底色和图形色
在设计中,我们常常使用几种颜色来构建不同形状。底色通常会设置得较为遥远,而图形或文字色彩则需要靠近。理解配色关系对图形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通常,明亮和鲜艳的色彩比暗淡的色彩更容易形成明显的图形。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形效果,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图形色和底色的关系。
图形色应与底色具有足够的对比度,这样才能清楚地传达我们的信息。我们要突出的图形色必须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导致主次不分。
第二步:整体色调的掌控
整体色调决定了设计的氛围,无论是生机勃勃、稳重、冷清还是温馨、冷热等感觉,都由整体色调决定。要控制好整体色调,必须考虑色相、明度、纯度关系以及色彩面积的关系等。首先,确定占据大面积的色彩,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以达到所需的整体色调。
例如,采用暖色系作为整体色调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冷色系则会带来清冷的感觉。使用暖色和鲜艳的色彩作为整体色调会给人一种火热和刺激的感觉,而使用冷色和低纯度的色彩作为主色调则会让人感到冷静和平静。明度高的色彩会显得亮丽和轻快,而明度低的色彩则会显得庄重和严肃。
色相数量多会显得华丽,少则显得优雅和清新。在选择整体色调时,我们必须根据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
第三步:配色的平衡
配色平衡涉及颜色的强弱、轻重、浓淡等关系的协调。这些元素会影响颜色的平衡感。即使配色相同,图形形状和面积大小也会影响调和的程度。
同类色配色通常较容易达到平衡。补色关系且明度相似的纯色配色,如红色和蓝绿色的组合,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整,可能会因过于强烈而显得刺眼。然而,通过调整色彩的面积、明度和纯度,可以实现这种不协调色彩的调和。
高纯度和强烈的色彩与同样明度的浊色或灰色搭配时,如果前者面积较小,后者面积较大,也可以轻松实现平衡。明色与暗色上下配置时,如果明色位于上方,暗色位于下方,则显得稳定;反之则有动感。
第四步:设置重点色
在配色中,为了弥补单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色彩作为重点,以平衡整体配色。当整体配色关系不明确时,突出一个重点色可以平衡配色关系。在选择重点色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重点色应比其他色调更为强烈。
重点色应选择与整体色调相对比的调和色。
重点色应应用于小面积,而不应大面积使用。
在选择重点色时,必须考虑配色平衡效果。
第五步:配色的节奏
配色节奏是由颜色配置产生的整体调子,这种配置在整体色调中反复出现,形成节奏感。色彩的节奏与颜色排放、形状、质感等因素有关。
通过色相、明暗、强弱等的有序变化,可以产生层次节奏。将色相、明暗、强弱等变化反复应用,可以创造出反复的节奏。通过赋予色彩配置以跳跃和方向感,可以产生动态节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来掌握更多的节奏效果。
第六步:渐变色的调和
当两种或多种颜色不协调时,可以在其中插入几个色相渐变的颜色,从而实现调和。色环渐变通过在红、黄、绿、蓝、紫等色相之间加入中间色来实现渐变效果。
明度渐变涉及从明到暗的层次变化,而纯度渐变则涉及从纯色到浊色或黑色的变化。根据色相、明度、纯度的组合渐变,可以创造出复杂而调和的效果。
第七步:配色中的统调
统调是为了保持多色配色的整体统一性而采用的一种色调。这种色调称为统调色,即支配色调。色相统调是在各色中加入相同的色相,以使整体色调统一在一个色系中。明度统调通过加入白色或黑色,使整体色调的明度相似。纯度统调则是通过加入灰色,使整体色调的纯度相似。
第八步:配色中的分割
两种颜色如果处于对立关系,则对比强烈,可能产生不调和的效果。为了调节它们,可以使用其他颜色将它们分隔开来,这种颜色被称为分割色。常用的分割色包括白、灰、黑。金色和银色也具有分割效果,但在电脑设计中难以实现其重量感,印刷中则可以使用。
在分割时,选择与原色有明显区别的明度和纯度,同时考虑色相。这些都是配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基本方法。当然,色彩的世界还有更多奥秘,例如色彩的情感、形状、味觉、距离感、音乐感等,这些都是设计师在配色时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