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流派新现实主义摄影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新现实主义摄影,一种20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摄影艺术流派,以平凡题材展现形式之美,利用朴实的摄影手法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核心特点在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美,通过近摄、特写等技巧突出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再现其表面结构,以达到视觉上的震撼效果。这一流派的美学思

新现实主义摄影,一种20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摄影艺术流派,以平凡题材展现形式之美,利用朴实的摄影手法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核心特点在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美,通过近摄、特写等技巧突出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再现其表面结构,以达到视觉上的震撼效果。这一流派的美学思想立足于自然主义,强调摄影的本质在于揭示客观现实而非艺术本质。例如,1923年帕邱拍摄的火车头回转轴,运用近摄手法展现运转状态,画面摒弃其他细节,给予观众强烈视觉印象。

新现实主义摄影的理论先驱斯特兰德,提出摄影的本质与产物即是新现实主义。他认为摄影应展现生命,需具备观察正确事物的眼睛,而摄影术本身应纯净,而非依赖绘画过程与方法。创作先驱阿杰和斯泰肯,实际创始者帕邱,强调摄影艺术需依赖其自身特性,认为摄影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固有特质,只有充分发挥摄影特性,才能创造美。帕邱反对摄影依赖绘画,认为摄影应独立发展,无需借鉴绘画。

新现实主义摄影家的贡献在于推动摄影自身特性的研究与探索,将摄影从审美虚幻世界拉回现实,但过分强调细部物质表面结构描写,为后来抽象主义摄影发展埋下伏笔。随着1925年前后大口径小型照相机的出现,新现实主义摄影的领域扩大,产生更多人像、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作品。著名摄影家包括桑德、勒斯基、黑葛、希尔夏、休利曼、霍培、埃夫特、威斯吞和亚当斯等,他们的作品展示了新现实主义摄影的多样性和深度。

扩展资料

流派是由具有某种共同艺术观念、共同美学思想、共同审美趣味、共同创作倾向和共同艺术特色的艺术家形成或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艺术团体或派别。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4/2/31081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