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历史上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毛遂。一、人物简介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字子鱼,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谋士。据史书记载,他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境内,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出身。然而,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官员

历史上被形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是毛遂。

一、人物简介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字子鱼,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谋士。据史书记载,他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境内,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出身。然而,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官员和军事将领。

二、主要成就

1.、参与多次战争

毛遂曾经为赵国效力多年,参与了多次战争。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被赞誉为“战国第一策士”。

2、为赵国出谋划策

毛遂在政治上也有着卓越的表现。他曾经担任过赵国的宰相,为赵国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计划,为赵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毛遂的影响

毛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谋士之一,他的才华和胆略备受赞誉,他的思想和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同时,他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

释义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攻击赵国,赵国节节败退,赵国都城邯郸也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赵王赶紧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和楚国结盟,共同抵抗秦军,解救邯郸,避免被灭国危险。

平原君需要有二十个口才很好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说服楚王。但是挑来挑去只挑到十九人,还剩一个人挑不出来,正在这时候,有个叫毛遂的人站了出来,主动自我推荐说愿意一起去楚国。

来到楚国之后,平原君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楚赵结盟。秦国太强大了,楚国也害怕秦国,不敢得罪秦国。毛遂仗剑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势,义正辞严,气势凌人。楚王完全被毛遂的解说和气势惊呆了,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4/2/30727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