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940年,南唐朝廷在李渤隐居的白鹿洞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置田藏书,由金陵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担任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南唐中主李璟在未即位之前也曾在白鹿洞读书,后来当了皇帝,就把这里设为书院。庐山国学与当时南京国子监齐名,为官办
940年,南唐朝廷在李渤隐居的白鹿洞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置田藏书,由金陵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担任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南唐中主李璟在未即位之前也曾在白鹿洞读书,后来当了皇帝,就把这里设为书院。
庐山国学与当时南京国子监齐名,为官办学院。从此,四方学子慕名而来。
976年,南唐亡,九江百姓遭受兵马之灾,庐山国学随之成为废墟。至北宋初期,各地增设书院,庐山国学乃改称白鹿洞书院,从此,规模逐步扩大。
977年,江州知州周述将白鹿洞书院办学情况上奏朝廷,宋太宗赵光义随即诏令将国子监刻印的《诗》、《书》、《易》和《礼记》、《仪礼》、《周礼》、《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这“九经”颁赐给白鹿洞书院。
赵光义的这一诏令,奠定了白鹿洞书院的重要地位,书院随即声名远播,来此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当时与岳麓、睢阳、石鼓等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书院殿阁巍峨,亭榭错落,师生云集,俨如市镇。
980年,白鹿洞洞主明起到蔡州褒信县任主簿。书院因无人主持,逐渐废弃。
1001年,真宗赵恒下令给全国各地学校、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并修缮孔子庙堂。有了皇上的诏令,白鹿洞书院得以重新修葺,并重塑了孔子及弟子的画像,师徒们从此也有了祭祀圣人的专门场所。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1054年,白鹿洞书院毁于兵火。期间,书院赖以生存的耕地被收回,书院无法继续提供膳食,于是学生们纷纷离去,校舍逐渐倒塌,不久书院停办。自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白鹿洞书院荒废了120多年。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平顶山市哪里有电焊学校
下一篇:在旗帜金榜教育学习,收费高不高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