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线设计流程
车间生产线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生产节拍是指连续生产两件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是衡量流水线生产率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为:r = F/N,其中r为流水线的节拍,F为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N为计划期的产品产量。
2. 组织工序同期化及工作地(设备)需要量:在确定流水线的节拍后,需要根据节拍调整工艺过程,使各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比例关系。这一步骤是组织流水线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设备负荷和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3. 确定流水线的工人需要量:根据工序同期化后的新确定的工序时间来计算各道工序的工人需要量。以手工劳动和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流水线工人需要量可用公式pi=sigwi计算,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工人需要量可采用公式p=(1+b 100)Σm i=1Sig fi计算。
4. 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在流水线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5. 流水线生产的平面布置:合理的平面布置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运输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流水线的形式、流水线内工作地的排列方法等问题。
6. 制定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标准计划指示图可以表示出流水线生产的期量标准、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等,为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7. 对流水线组织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产品产量增加额及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及增长速度、流动资金占用量的节约额、产品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追加投资回收期、年度综合节约额等。
企业应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单一品种流水线设计,所设计的流水线应符合企业的生产要求,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否则,就必须对流水线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新设计或直接淘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