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图的历史意义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地籍图是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在封建社会就有地籍图的绘制,以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最著名的的地籍图是明代的鱼鳞图册。是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以田地为主;详列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及地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级政府,作为征税根据。因图上所绘

地籍图是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在封建社会就有地籍图的绘制,以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最著名的的地籍图是明代的鱼鳞图册。是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以田地为主;详列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及地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级政府,作为征税根据。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为鱼鳞,故称“鱼鳞图册”。以后几经修订,一直沿用至清代。

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称为地籍图。它是表示土地产权、地界和分区的平面图,图上附有各部分的说明、注解和识别资料。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地籍要素指土地的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及权属界线,界地点及其编号,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及房产情况。必要的地形要素指与地籍管理有关的一些房屋、道路、水系、垣栅及地物和地理名称等。

地籍图是表明土地范围不同归属权的地图。中国明代鱼鳞图册是一部著名的地籍册。建立在科学测量技术基础上的地籍图,是随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而发展的。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拥有十分详尽和精确的大比例尺地籍图,特别是在高度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城市里,寸土抵万金,地籍是严格的土地法律依据。中国地籍测量和地籍已进入土地管理的程序。划定地籍界线,既要涉及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利用方式、利用前景、资源等重大问题,又要从全局、安定团结、互利等政治因素考虑,故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但一旦划定了地籍界线,就成为法律文件。地籍图多以范围区域法表示,往往注明地块或辖地的面积、属主和土地评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4/2/28914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