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哪几种
一、我国当前采纳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包括:
1. 设计-建造-建设(DBB)模式:这是最为普遍的国际项目管理模式,被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遵循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的项目所采用。
2. 建设管理(CM)模式:此模式下,业主在项目启动阶段便聘请专业的建设管理顾问,即CM经理,参与项目并负责设计和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建设顺序,设计完成后才启动建设。
3. 设计-建造模式:在此模式中,业主选择单一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该实体不仅负责成本控制,还能自行完成或通过竞争性招标选择分包商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
4. 交钥匙模式:作为设计-建造的一个变种,承包商为业主提供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资金筹措、土地采购、设计、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的全面服务。
5. 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BOT模式是80年代起在国际上流行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方式,涉及私人资本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后转让给政府。
6. 项目管理公司(PMC)模式: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公司或项目的建设提供全过程或部分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 部分部门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模式缺乏普遍认同,导致先进的模式难以推广。
2. 工程监理的适用性对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有较大限制。监理单位的职责通常限于施工过程监督,未能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和管理。
扩展内容指出,我国的工程设计实践存在不足,如设计阶段未充分融合施工需求,设计规范更新滞后于工程实践,以及设计与施工的分离导致管理问题和工作衔接不畅。
这些内容揭示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和挑战,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