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具检验报告时,在什么情况下应包括关于不确定度的说明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2
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本报告中的符合性判定仅依据检测结果,不考虑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如果你先从网上下载CNAS-GL27,然后看我的回答,你会更清晰理解。 CNAS-GL27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分为三种情况: 一)、在做符合性判定时不考虑不确定度 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本报告中的符合

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本报告中的符合性判定仅依据检测结果,不考虑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如果你先从网上下载CNAS-GL27,然后看我的回答,你会更清晰理解。

CNAS-GL27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分为三种情况:

一)、在做符合性判定时不考虑不确定度

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本报告中的符合性判定仅依据检测结果,不考虑其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5.3 在多数情况下,要求在证书或报告中做出符合性声明,但没有指明进行符合性评价时需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考虑不确定度,而根据测得值是否在规定限值范围内做出符合性判断。

5.4 在用户与实验室之间的协议或实施准则或规范中可能已声明其采用方法的准确性是足够的,且在判断符合性时,可以忽略不确定度。

二)、在做符合性判定时考虑不确定度

(一)单边风险

1、生产方风险

若产品质量特性不合格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时,可这样规定:

当测量结果合格时,考虑(加减)不确定度后仍合格,判该质量特性合格,否则判该质量特性不合格。

例1:牛奶中的三氯氰胺含量应≤2.00,测得实际含量为1.96,不确定度U=0.03,判合格;测得实际含量为1.98,不确定度U=0.03,判不合格;

当测量结果不合格时,不考虑不确定度,判该质量特性不合格。

例2:牛奶中的三氯氰胺含量应≤2.00,测得实际含量为2.01,不确定度U=0.03,判不合格

2、使用方风险

若产品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相反,若把合格的产品判为不合格会给生产方造成很大损失,可这样规定:

当测量结果不合格时,考虑(加减)不确定度后可认为合格,则可判该质量特性合格;只有当即使考虑(加减)不确定度后仍不合格,才判该质量特性不合格。

当测量结果合格时,不考虑不确定度,判该质量特性合格。

当测量结果不合格时,考虑(加减)不确定度后可认为合格,则可判该质量特性合格;只有当即使考虑(加减)不确定度后仍不合格,才判该质量特性不合格。

当测量结果合格时,不考虑不确定度,判该质量特性合格

5.5 a)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测得值加(向上延伸)扩展不确定度后,所得(测得)值仍低于上限,则产品的该质量特性值符合规范。 (见附录A 的情况1 和6)。

5.5 b) 如果测得值向下延伸扩展不确定度后,仍超出规定限值的上限,则可以声明不符合规范要求(见附录A 中的情况5)

c) 如果测得值向上延伸扩展不确定度后仍低于规定限值的下限,则可以声明不符合规范要求(见附录A 中的情况10

三)降低置信水平,重新判定

5.5 d)测得值低于上限,低于上限的值小于置信水平为95%的测量不确定度,因此不可能以95%的概率做出符合规范的声明。但是,如果所考虑的不确定度的置信水平可以低于95%时,则有可能得出符合规范的声明。

自己理解的,不知道全不全面。

1、测量方法、检定规程、检定系统、标准规范要求;

2、自校的仪器设备;

3、客户要求;

4、检测结果处于某一窄限需要依次作出满足某些规范的决定时;

5、比对试验;

对于比较重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有关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函数关系以及灵敏系数;

2)修正值和常数的来源及不确定度;

3)输入量的实验观测数据及其估计值,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量值、自由度,并将它们列成表格;

4)对所有相关输入量给出协方差或相关系数及其获得方法;

5)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程序,该程序应易于重复,必要时报告结果的计算应能独立重复。

在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符合下述情况时,应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2、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3、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符合一贯性原则。

4、审计人员已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未受限制和阻碍。

5、不存在应调整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的重要事项。

检定证书是中国从原苏联引入的称谓。在中国的计量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说明。现阶段在我国强制检定工作中要求必须是检定证书。但是目前大量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现在都是在做计量校准,包括国家计量院也有许多是出具校准证书。因为只有通过计量建标才能出具检定证书,但是随着计量器具的功能多样化、自动化以及精度的发展,计量检定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技术市场的要求,国家也对这方面有所认识,正逐步培育计量校准技术的发展。计量校准是欧美引进的先进计量校准理念,主要是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要求可以针对计量仪器的全部或者部分参数出具校准证书(报告),校准证书中只给出参数的示值误差或示值,不需对计量仪器做出整体合格与否的判定,客户在实际使用中进行修正使用。校准证书必须带有示值校准不确定度U。如果校准报告中没有校准不确定度U,那是不符合的。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这个定义中的“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也就是说,测量是在重复性条件(见JJG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56条,本文××条均指该规范的条款号)或复现性条件(见57条)下进行的,此时对同一被测量做多次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可按58条的贝塞尔公式算出,并用重复性标准〔偏〕差sr或复现性标准〔偏〕差sR表示。 定义中的“相联系”,意指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在测量结果(见51条)的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为了表征这种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因此,在本定义注1中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也可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称它们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来料检验都要写经货检验记录报告表,合格与不合格需要在进货检验报告表中体现出来

小组赛4个球队每个球队进行3场比赛

有3个球队3场比赛结束之后都是2胜1负

另外一个球队3战全输

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出现这个可能的

那么就会造成这个小组3个球队积分6分 另外一个球队积分0分

那么就会造成一个积分6分的球队小组不能出线 到时候就要比这3个球队的相互战绩 净胜球 进球等一系列因素了

经常会说到小组赛积6分基本上就是出线了 其实理论上来说想确保小组铁定出线至少积分7分才是肯定100%可以出线的 7分无论什么情况都肯定出线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2/2/25618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