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
经济学里面有个词叫做:“沉没成本”,大致意思就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我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这短短的一段话应该把沉没成本阐述的是比较的清楚和透彻了吧,可是往往道理都懂,可是总有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这些一个个,一件件,一桩桩的道理所困扰,所纠结,所迷惑呢,现在看来大部分都是“沉没成本”效应所惹的祸,因为这个效应典型的特征就是我们往往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反而忘记了这样的付出已经付出了,对现在和未来的决策无关,深陷其中的原因就是个人心有不甘。就好比赌徒输了就越要赌,总是想着一天或者一把就把以前一个月一年甚至更比时间里输的钱全部捞回来,结果我不说,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所以我就说句你懂的。还有比如两个人热恋时难舍难分,轰轰烈烈可是当一方提出分手时另一方考虑到自己付出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金钱等等等等,于是乎越想越觉得不甘,越想越觉得生气,可是爱情是双方的不是单一的,不爱了就分开,与其彼此折磨互相伤害,不如放过对方,成全彼此。这些方面理科生要比文科生要好很多,理工科给人的印象是偏理性的,懂得断舍离,现实主义者;文科生大都偏感性多些,怀有烂漫情怀,理想主义者。笔者我自己深思并对比了一下,发觉我也是偏感性的,有点小抓狂,你是属于感性还是理性呢,欢迎大家一起互动留言哈,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管感性也好理性也罢,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优与劣,关键在于我们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在这些道理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白来人间一趟,不谈对的起任何人,起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下象棋中有一招叫做弃车保帅,何尝不是一种断舍离,一种忘记沉没成本的大局观,活在当下过好往后余生的担当和担当呢!
最后要说的是不要被“沉没成本”效应所困扰,拿出一副断舍离的决绝,和同路人一起走好往后余生,期望与君共勉,期待与君相遇。
——独行客
20200516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